水解酸化池和厭氧池的區別在哪里?(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原理)
標簽:
添加時間:2022-11-01 瀏覽次數:1953
全國服務熱線:【135-7389-8255】
在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上,經常看到在好氧的前端設計厭氧池,有時設計的是水解酸化池,有時兩者連用,一部分從業者對兩者的概念區別了解的不是很清楚,造成設計、運行方面的誤差,從而影響到處理效果。對于兩者的區別,下面由酋長簡要闡述一下。
水解酸化池與厭氧反應器中都有水解酸化步驟,從原理上講,水解(酸化)是厭氧消化過程的第一、二兩個階段。
但兩者的目的不同,其適應條件也不同,因此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兩種工藝的目的
水解酸化池的目的主要是將原水中的非溶解態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物質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續的好氧生物處理。
在厭氧反應器過程中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厭氧反應器消化過程中的甲烷化階段提供基質。
因此,盡管水解(酸化)-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和厭氧反應器消化工藝中的產酸過程均產生有機酸,但是由于兩者的處理目的的不同,各自的運行環境和條件有著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Eh不同
在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中,由于完成水解、酸化的微生物和產甲烷微生物共處于同一反應器中,整個反應器的氧化還原電位Eh的控制必須首先滿足對Eh要求嚴格的甲烷菌,一般為一300mV以下。因此,系統中的水解(酸化)微生物也是在這一電位值下工作的。
而兩相厭氧消化系統中,產酸相的氧化還原電位一般控制在一100mV一一300mV之間。
據研究,水解(酸化)一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為——典型的兼性過程,只要置Eh控制在+50mv以下,該過程即可順利進行。
pH值不同
在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中,消化液的pH值控制在甲烷菌生氏的最佳pH范圍,一般為6.8—7.2。
而在兩相厭氧消化系統中,產酸相的pH值一般控制在6.0一6.5之間,pH降低時,盡管產酸的速率增大,但形成的有機酸形態將發生變化,丙酸的相對含量增大,而丙酸對后續的甲烷相中的產甲烷菌會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
對于水解(酸化)一好氧處理系統來說,由于后續處理為好氧氧化,不存在丙酸的抑制問題,一般pH維持在5.5—6.5之間。
溫度不同
兩種工藝對溫度的控制也不同,通常混合厭氧消化系統以及兩相厭氧消化系統的溫度均嚴格控制,要么中溫消化(30一35),要么高溫消化(50一55)。
而水解(酸化)一好氧處理工藝中的水解(酸化)段對工作溫度無特殊要求,通常在常溫下運行,也可獲得較為滿意的水解(酸化)效果。
全國服務熱線:【15244289576】
全國服務熱線:【15165428330】